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4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财政金融   979篇
工业经济   234篇
计划管理   1635篇
经济学   1560篇
综合类   1043篇
运输经济   69篇
旅游经济   266篇
贸易经济   1091篇
农业经济   445篇
经济概况   9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 studies a simple setting in which th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hich determine the incentives for agents are not designed by a single central planner, but are themselves the outcome of a game among multiple noncooperatively acting principals. The notion of an Epsilon Contracting Equilibrium is introduced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the contract-design game among principals. Symmetric pure strategy Epsilon Contracting Equlibria may not exist in perfectly symmetric environments. In a symmetric Epsilon Contracting Equilibrium in mixed strategies coordination failure may lead to a suboptimal institutional network in which the agents “cheat” their principals. Received: 14 June 1995 / Accepted: 09 August 1999  相似文献   
99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概率,基尼系数每提高0.1单位,农户创业的概率下降1.45%,这一数值约为农村地区创业比例的21%,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通过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滞后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参与人数、经营规模、经营绩效和新创企业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农户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并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了农户创业。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低教育水平、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产生了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93.
现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转变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入手,针对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必须实现战略转变,即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文章认为,正在全国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目的:基于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以期推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实现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研究,并为该类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研究方法:首先对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从损失函数、特征提取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分割精度;其次用优化后的HRNetV2模型对民乐县2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基于混淆矩阵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的MIOU达81.9%,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4.4%, 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民乐县进行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总体精度达89.72%,Kappa系数达0.888。研究结论: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机理与特征并提出整治策略,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由“人”“地”“业”“房”要素构成,4维要素间彼此联系、相互响应,并按一定共生规律组合与作用而形成具有共生结构和共生功能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共生系统;(2)村域经济社会环境与多要素变化共同推动鱼粮溪村居民点共生模式由“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有序演进,不同模式下“人”“地”“业”“房”关键要素的发展程度与相互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基于农村居民点多要素共生机理,可凝练出协调多维共生单元、完善村域共生环境及加快共生模式转型3种整治策略。研究结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应充分考虑其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与住宅等关键要素活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以泸水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生态用地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多规合一"方案,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用地进行概念界定与分类;在分类基础上以云南省泸水县为例,选取地质灾害规避、土地防护、水资源安全、公路防护带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指标因子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叠加5个因子图层得到区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分级及空间分布。[结果]提出增加生态用地为土地利用类型,将生态用地分为13个二级地类,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为8个一级地类和46个二级地类;且二级地类在保持与原相关分类一致的前提下,重新归类。更好地与原分类进行了衔接,分类可实施性较强。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结论]结果符合泸水县生态用地功能特征,在土地分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区域用地规划中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997.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化工作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提出数据库标准研制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指出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标准化工作应与技术进步、实际应用需求等同步发展,且注重标准间的相互协调性,以此为指导思想,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的研制应兼顾规范性、延续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8.
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问题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在简单介绍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管制体系或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上进行比较,归纳出其共性,从而为我国羽翼未满的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一定的启示:我国在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时,应当重视土地用途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管理权限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的地区往往是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首选地区.南海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以南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的初步研究,尝试建立了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在现行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南海土地利用的实际,提出的一个三级续分的分类体系.其中包含了4个一级类型,21个二级地类.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葡萄生产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葡萄育种、栽培及管理技术的提高,我国葡萄种植已由传统的优势产区发展到全国各省区都有种植,特别是南方产区葡萄的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国葡萄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我国葡萄生产布局特征,把握葡萄生产变迁特征与规律,对于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优化调整葡萄产业空间布局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葡萄生产的阶段特征与全国层面生产布局的变迁,其次利用微观层面的农户调研数据、比较了不同产区间葡萄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区域特点及其差异;接着引入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采用Moran’s I指数,在Arc GIS中选取基于边界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从全局与局部自相关角度分析了葡萄生产投入产出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葡萄生产呈现明显的"西迁"、"南移"的发展趋势;葡萄生产投入与产出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受葡萄产业内部与外部因素的驱动,其分布体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葡萄生产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即相邻地区葡萄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具有相似性,且空间自相关性在逐年加强;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显示我国葡萄投入与产出的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陕甘宁与内蒙古地区,而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一带,进一步表明,地理因素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因素影响着葡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